绿色简约靓丽风格的一款自适应式zblog app下载模板,面向于手机app应用、手赚app应用、网赚app应用分享下载网站设计开发,采用左中右三栏布局响应式结构,APP图标排版、分类展示、大幅轮播图、热门/最新APP模块,二维码扫描下载,支持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兼容IE9+、Firefox、chrome及Safari等主流浏览器,在PC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具有良好的访问浏览体验。
主题特点:
7月部分经济数据已于上个星期陆续公布。
第一,我国是飞机需求大国,现在空中客车每年产量的20%左右会卖给中国,波音差不多是27%。真正把这个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才行。
宁波的一家企业透露,越南现在的劳动力价格相当于中国十七年前。温总理也讲过,要解决民营经济的玻璃门和弹簧门的问题。魏杰认为这两个产业对中长期增长有巨大意义,所以必须加大力度调整。其中当然也包括收缩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所以外需短时期很难有突破。原来的外向型拉动的增长方式,以及低成本增长方式或者投资拉动增长方式已经不可能了。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财经和清华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浪·长安讲坛第218期日前召开。也正是由于风险加大,救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纵观自1929~1933年大萧条和2006~2008年金融风暴后的最近这次世界性的经济衰退,起先都不是实体部门出问题,而首先是金融和银行系统先出问题,然后再传导到实体部门。
再说,只有减税,等企业活了起来,经营好了起来,政府的财政收入才能增加。这会导致一个良性循环。记者:前段时间发改委审批通过了广东湛江钢铁基地等项目,对于这些项目的投资,您怎样看?韦森:这几年,中国大规模地投资兴建了铁、公、基项目,是中国经济能维持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推动因素。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有望能在未来走向较稳定的长期发展轨道。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种状况。记者:对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限购措施,您怎样看?您认为房地产调控将何去何从?韦森: 中国的房价已经高得十分离谱,已无法与我们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匹配,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现在人人有房,家家有房,甚至不少家庭有数套房。这可能是最好的结果了。记者: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如今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中国经济可以说是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才真正开始腾飞,至今也正好经历了20年了。
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经济发展的自然法则,在人为启动一轮大规模的投资,就会像一个老长跑运动员靠服大量兴奋剂来维持自己过去的速度一样,那会大伤身体的,甚至会导致没跑到终点就突然倒下,那就是大的经济衰退。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放高利贷?这是决策层的极其扭曲的货币政策的结果。房价快速上涨,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购房贷款的快速增加,实际上导致了更多的广义货币被创生出来,由此我悟出了一个新观点:过去十几年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房地产是中国广义货币的创生机器。倘若没有经济大的危机出现,我们或许会像日本经济1975年之后的情况,进入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
但是经过这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在目前中国的所有产业中,几乎没有一个产业不产能过剩。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来,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中国劳动力教育水平和技能能胜任现代制造业的生产和装配,且劳动力成本极其低廉。
在此情况下,央行似乎又采取了违反市场逻辑的货币政策。今年初始,中国经济已放慢前进的脚步,出口的下滑、产能的过剩,再加之消费的疲软让原本动力十足的三驾马车开始举步维艰。
因此,只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了现代民主政治,政府的权力有了真正的制衡,才有望能改变这种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期望中国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有个大幅度的增加。之后经过之后有十七八年稳定增长时期,到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而进入萧条期时,人均收入已快到2.5万美元了,比当时美国人均GDP还高1658美元。严重的法院和司法腐败,像毒瘤一样正在侵蚀着我们的社会机体。这正是米塞斯和哈耶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要告诉世人的。目前,我们人均收入目前仅为5000美元,如果中国经济还能保持在5~8%增速再增长一段时间,那对未来中国而言,可能是很不错甚至最好的选择了。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担心十几万亿的地方政府负债,但是要看到,地方政府负债只是银行负债的一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负债更是一个大问题。
总量减税将是目前中国经济格局下最合宜的宏观政策对于宏观调控将损害中国经济的观点,韦森曾做过这样的解释——倘若把市场反应与企业反应都留给市场与留给企业,让他们自行解决,可能比政府做得更好。吴敬琏教授今年早些时候曾提出一个观点:各行各业赚大钱的时期一去不复返了。
倘若大家预期房价会上涨,纷纷抢购住房投资或把资产保值,房地产泡沫就会越来越大。否则,如果再逆经济运行的内在法则而靠大规模地释放银行贷款来强行维持短期高速增长,再来一波大规模的投资,很可能在未来会把经济推向突然崩溃和大萧条,这也是我最近读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米塞斯和哈耶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关经济周期发生原因的早期的经济学著作所悟出来的一点。
这个天文数字的货币,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对老百姓的生活意味着什么?我们的总理、我们的央行行长,我们的政府决策层想过没有?中国经济这样下去,将奔向何方?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等房价、资产价格、古玩市场等价格破灭了,谁又来收拾局面?房地产调控核心是管理预期去年至今,中国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主要靠政府行政手段,以限购令、房产税等方式抑制房价的快速上扬。因为,到了这个极限时,企业的经营成本将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使得税基减小,一些企业开始关门,甚至倒闭,这样一来,政府的财政收入反而开始减少了。
等到大家都要买房套现时,你是很难斩仓出来的。这是为什么我觉得应该让人们认识到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渐下行的风险和可能带来的问题,采取理性的和合宜的应对,而不是再逆这一大趋势而盲目扩张,再指望靠新一轮大规模投资来维系短期的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说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空前。去年出现了一波CPI快速上涨,许多人包括许多经济学家和财经媒体,乃至社会各界,都在骂央行,说通胀是央行超发货币的必然结果。
自2009年开始,我们的经济恢复与增长,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推动的。在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衰退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经济似乎也难独善其身。
刚读过他的这本小册子,一方面为他的发现所震惊,一方面也心里直发怵。这位长期研究商业周期现象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中,警告世人,现代社会的大萧条,起因都是房地产泡沫。
目前中国的银行坏账率从账面上看还不高,仅为1%。这只会给未来中国经济埋下更大隐患,把中国推向一次类似于美国次贷危机一样的大萧条。
虽然来自国家发改委和地方发改部门的官方消息均表示,国家不会重复2008年时大规模的投资计划。这说明,中国的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如果银行看到企业不赚钱了,也会出于自己的利益计算和风险考量而惜贷。福德怀雷把哈耶克的商业周期理论与Henry George等经济学家的土地价值理论结合起来,惊人地发现,自1818年以来美国差不多200年的历史中,每次经济衰退(recession),尤其是大萧条(depression),都是与房地产的实周期有关,且都是在低价、房屋建设和房价的最高峰后一两年之后发生的,200多年来,几乎没有例外。
从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立场来看,我们坚持市场需要自行运作,不能由政府来时时调控物价。在过去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增长时期,几乎中国所有经济部门,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利润率都有一个快速上升时期,大家都在赚钱,还有很多人赚了大钱,这正是发生在中国经济的黄金增长时期。
要真正理解和接受信用货币尤其是电子货币时代的货币内生理论,并不是容易。倘若企业都能够盈利,国家就进入繁荣期。
这是当下中国经济的整体格局。目前,各行各业的利润率都在下降,资本的回报率在下降,有大量企业不赚钱,甚至开始亏损。
1 留言